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时代潮流的因缘际会,使特园成为中共及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国民主同盟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诞生地,成为中共中央南方局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创立和实践的历史见证。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三顾特园,与民盟主席张澜等民主人士会见,共商国是。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找寻历史的碎片,重温回顾“ 民主人士之家”的那段昔日光辉。
纪念馆简介
特园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嘉陵桥东村35号,始建于1931年,占地约三亩,布局典雅,结构严谨,居室宽敞,错落有致,庭院幽静。因为鲜英字“特生”,故名其宅为特园。
统战教育资料
扩建后的陈列馆恢弘庄重,建筑面积一万二千余平方米,内有四层展厅,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无党派人士等历史陈列组成。接下来,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辉历史。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社会和法制专业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1961年5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在上海看望宋庆龄
改革开放以来,民革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建立和健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在国家的改革开放建设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始终以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鞭策和激励自己,是民革的光荣传统。
1949年9月3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与李济深主席亲切交谈
民革历任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现任主席万鄂湘。
2.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3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亲自动员民主党派帮助中共整风。图为毛泽东会见沈钧儒。
民盟历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代主席)、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蒋树声、张宝文。现任主席丁仲礼。
3.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1960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与民建中央主任委员胡厥文亲切交谈。
1979年10月19日,全国政协宴请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邓小平与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亲切交谈。
民建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坚持爱国主义、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坚持与经济界的紧密联系、努力发挥会的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会的素质等优良传统,探索出具有本会特色的参政党建设规律:政治纲领的与时俱进,引领会的前进方向;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保证会的健康发展;履职能力的与时俱进,巩固会的参政党地位。
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黄炎培,第三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胡厥文,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孙起孟,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成思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陈昌智,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郝明金。
4.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1981年2月5日,在全国政协举办的春节茶话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左一)与民进中央主席周建人(左二)互致问候
民进创始人是抗日战争时期留居上海的部分文化教育出版界进步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爱国人士,主要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在抗战时期,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人一起,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他们积极参加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一个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
5.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农工党历任主席(领导人)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桑国卫,现任主席陈竺。
193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与中华民族解放委员会中央临时执委员总书记黄琪翔在一起
6.中国致公党
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
198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前左二)亲切接见致公党的“八大”代表。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建党以来,致公党致力于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关注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抗日战争开始后,致公党号召广大党员投身抗日,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从此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致公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准则,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长期以来,致公党作为参政党,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致公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为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作出贡献;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以及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积极向政府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合理要求;积极开展对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联谊活动,广交朋友,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同时,做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引进工作,开展对外友好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7.九三学社
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1956年5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任命许德珩(右二)为水产部部长
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渊源。本社创始人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或深受五四运动影响。抗日战争后期,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继承并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中国共产党支持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自然科学座谈会的学者也陆续加入。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会议,并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改建为九三学社。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1981年1月,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与台盟总部主席蔡啸在全国政协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上亲切交谈
台盟历届主席为谢雪红(女)、蔡啸、苏子蘅、蔡子民、张克辉、林文漪(女)。现任主席苏辉(女),常务副主席李钺锋,副主席杨健、张泽熙、连介德、吴国华(女)、郑建闽。1987年至1992年,台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实行主席团制,主席团执行主席林盛中(1987-1988年)、蔡子民(1988-1992年)。
风雨同舟
【抗战胜利75周年】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之所以能够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体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国何以能够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夺取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体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战争。要取得这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必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自觉承担起建立并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重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全民族抗战,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面对九一八事变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宣布愿意在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民主权利及武装民众创立义勇军三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作战协定,反对日本的侵略。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出了著名的《八一宣言》,鲜明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2月,党的瓦窑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和任务。1936年12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中国共产党抛弃历史恩怨,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迅速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侮。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面对武器装备远胜于自己的敌人,中国军民英勇不屈,在很多情况下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以奋不顾身的精神弥补了装备上的劣势、缓解了战场上的危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一切爱国的力量集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坚持抗日战争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民众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开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
全民族抗战形成了不可战胜的伟力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抗日战争形成了一切爱国力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挥师挺进日军后方,领导敌后军民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建立了一个个抗日根据地,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还要指出的是,民国初年,各地方势力割据一方,甚至出现了很长一段军阀混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各地方军队开始积极抗战,地处大后方的西南各省军队,纷纷派出军队远赴华东和华北战场。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各民族都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中。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组织起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中,就有不少少数民族官兵。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后,更多的少数民族投入到抗战洪流中。比如,新疆的各少数民族积极投入到抗战中。新疆是重要的国际援华物资通道,当时人口不足500万的新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投入了50多万人力,35天内修通了从霍尔果斯到星星峡1500多公里的公路,为保证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畅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沦陷区的民众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抵抗活动。既有有组织的地下斗争,也有自发的反抗活动;既有武装斗争,也有非武力的各种形式的抵抗和抵制。这些抵抗活动有力冲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根基,打破了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台湾民众继续进行自19世纪末开始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不少台湾同胞还来到大陆,直接投身于抗战各条战线。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远离国土的海外华人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人民抗战。1938年10月,来自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的45个华侨团体在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捐款捐物是华侨抗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南侨总会成立时,计划每月捐输400余万元,结果大大超过预期,到1941年12月实际每月平均捐输达734万元。还有不少海外华侨毅然回国直接参加抗战。战后统计,抗战期间仅粤籍侨胞回国参军参战就有4万余人。
战时盟国中,美、英、苏皆为工业发达国家,中国是农业国家。以落后的装备抵抗现代化的日本军队达14年之久并取得最终胜利,这在现代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持全民族抗战,中国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全民族抗战的中国撑起了东方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有5个重要时间节点。1931年9月,日军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大幕。1937年7月,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欧洲战争爆发。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可以看出,中国是遭受侵略最早的国家,也是抵抗侵略时间最长的国家。其他盟国卷入战争的时间最长不到6年,短则不足4年。中国人民则经历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漫长的战争既意味着坚持抵抗的成就,也意味着国力的极大消耗和生命的极大牺牲。中国以全民族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
中国抗战给反法西斯盟国以巨大支持。4年多的独立抗战,消耗了日本有生力量,使其陷于战争泥潭,延缓了日本发动南进或北进的战争进程,使盟国有了更为充裕的扩充军备的时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依然将日本陆军的主力牵制于中国。到日本投降时,日本在中国战区的兵力仍有128万人,这一数字还不包括长期被牵制在中国东北的50余万日本关东军。中国战场的作战,极大缓解了盟军在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不仅继续在本土坚持抗战,牵制住日本陆军主力,还派遣军队远征境外,直接支援盟军作战。中国还积极支持周边国家的抗日活动。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战场的战略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区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中国以全民族抗战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不仅挽救民族于危亡,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就是战火中铸就的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统战史话•爱国统一战线】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
讲话发表
背景导读: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1978年12月—1992年)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成为统一战线的两大任务。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统一战线也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冲击中走出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979年6月15日至7月2日,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在开幕式上作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重要讲话,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根本变化与新时期统一战线性质
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大大加强,我国农民已经是有20多年历史的集体农民。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
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的不同宗教的爱国人士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将更加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将更加巩固。
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定息也已停止13年之久。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他们作为劳动者,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有过光荣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作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它们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心向祖国,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在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反霸斗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对上述各个方面的变化分析后,邓小平明确提出:
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
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
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以利于政府集中正确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从根本上回答了人们所关心和思索的有关统一战线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对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和任务等进行了科学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统战史话•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进一步加强
背景导读: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年8月—1949年9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焦点。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破坏政协协议和停战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积极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组织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共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基本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民主党派遭到打击迫害
《华商报》刊登民盟与中共一起拒绝参加伪“国大”的报道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的愿望和国际上的压力,邀请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与此同时,一面积极备战妄图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一面对民主党派实行法西斯镇压手段和利诱瓦解政策,制造针对民盟的各种血案,先后将青年党和民社党从民盟中拉了出去。发动全面内战后,当民盟拒绝参加伪“国大”后,国民党加紧对其打击迫害,诬蔑和攻击民盟是“新的暴乱工具”,是中共的“尾巴”。他们派遣大批特务,对民主同盟、民主促进会、民主建国会、农工民主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民主党派成员和民主人士进行监视、恐吓、逮捕和绑架。1947年10月7日,民盟西北地区领导人杜斌丞被国民党胡宗南逮捕杀害。27日,国民党政府内政部发言人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被迫于11月6日宣布解散。
民主党派期望国民党实行民主的幻想彻底破灭。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使得各民主党派处境日益艰难,被迫相继转入地下秘密活动。在民主党派困难危险的紧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再次向民盟等民主党派伸出援助之手,一方面强烈抗议蒋介石的法西斯暴行,帮助一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秘密转移到香港活动;另一方面热情鼓舞他们彻底清除中间路线的思想,放弃第三条道路,继续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事业而奋斗。
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
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主要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蒋介石独裁统治中诞生成长起来。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一起以各种方式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进行坚决的斗争,维护政协决议,拒绝参加伪“国大”和伪政府,批判伪宪法,积极参加反对美蒋的爱国民主运动,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抗议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揭露其独裁卖国的罪行,所有这些都教育了人民,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同时,也不可否认,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特别是解放战争初期,有一些民主人士幻想在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之外,另找“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民主党派中,也有人主张中间路线,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代表两个极端,都是少数”,只有“代表平民公意”的中间路线,“能代表一切处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中间阶层”,有些人甚至要求中共“放下武器”,与国民党“彻底合作”。
然而,“第三条道路”或“中间路线”仅仅只是一种一厢情愿式的幻想,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根本走不通。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团结、批评、教育的方法对待民主党派中出现的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国民党对民主党派则加紧压制迫害,特别是在解放战争迅速发展的形势和民主党派内部进步分子斗争的影响下,使他们打破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认识到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作出抉择,其中绝大多数人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批判了中间路线,拥护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站到人民革命阵营中来,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扩大了。
民主党派的历史性选择
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影响下,重新结合起来,采取更加坚定的立场和政治主张,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公开揭露和谴责美蒋反动派发动内战、独裁专制和贪污腐化的罪行。
11月12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香港成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国民党内长期存在的爱国民主力量也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共同目标下实行联合。1947年11月,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与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力量在香港举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宣布赞成中共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谭平山、蔡廷锴等为中央常务委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表明了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大联合及其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公开决裂,促进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进一步孤立了反动顽固派。
民革领导人李济深(前排左三)、何香凝(前排左四)等在香港合影
1948年1月5日至19日,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在香港召开,宣布不承认蒋介石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之无理而又狂妄的举动,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决定恢复民盟总部。会议宣言主张:粉碎南京国民党独裁、反动、贪污、腐化的政权;彻底实行土地改革;坚决反对美国对中国的侵略;支持武装斗争,与中共携手合作,与民主党派合作,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平而共同奋斗。这次会议正如民盟领导人史良所说:以民盟历史上的政治转折点而载入史册。从此,民盟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光明大道,在实际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盟部分领导人在香港合影
中共中央发言人就民盟三中全会及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言发表评论,表示欢迎和支持,并提出:我们愿意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事业中,和所有一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团体一道,为着共同目的而携手前进。
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丰富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回顾新中国70年的历史,多次强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意义,谆谆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对党员干部来说,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激扬奋斗精神的必修课,激励我们从中汲取丰富滋养,厚植家国情怀,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党史、新中国史是一部信仰史诗,应从中汲取信仰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在生死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和平建设时期,无数海外游子之所以听从召唤、毅然回国;改革开放时期,无数改革先锋之所以锐意进取、投身改革,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他们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为的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在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矢志不渝坚守理想信念和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绝对忠诚。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于党,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忠诚于人民,就是要深怀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党史、新中国史是一部奋斗史诗,应从中汲取奋斗滋养。“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中国革命道路曲折漫长、异常艰巨,其间充满了挫折和失败,更充满了抗争与奋起。正是革命前辈和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同样,中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同样充满艰辛,但愈是艰险愈向前,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一路行进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正在建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浩大、气势最雄伟的现代化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在同国内外凶恶敌人的一次次殊死搏斗中,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正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中国人民唤醒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自我意识,激发起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豪迈气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推动历史前进、建立丰功伟业的同时,也构筑了一个个精神的高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还有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贯穿这些精神中的一根红线,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的奋斗精神。今天,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前面的道路仍然艰险而漫长,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仍然复杂而艰巨,唯有坚定自信心、激发进取心,涵养不辞万难、不畏险阻的心态,保持风雨兼程、攻坚克难的姿态,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用双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史、新中国史是一部创新史诗,应从中汲取创新滋养。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辛勤劳作、发明创造,取得了许多永载史册的辉煌成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探索建立公有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学习苏联经验”到“走自己的路”,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变革的实践气势如虹,创新的步伐日益加快。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继续提升,从2018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14位,中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连续7年在创新质量上居首。环视当今中国,正如方志敏烈士所展望的“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国家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如“神舟飞天”“玉兔落月”“蛟龙入海”“天眼探空”等奇迹,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当下,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处在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更需要我们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创新滋养,激发创新热情,敢为天下先,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不断创造新的人间奇迹,让鲜红的党旗、鲜红的五星红旗在世界的东方高高飘扬、永远飘扬。
(以上图文资料来自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