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我院教师于小冬接受天津市主流媒体《天津日报》记者专访。作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事、天津美协副主席,于小冬老师就自己几十年的美术创作向记者做了介绍。此外,天津日报还报道了我院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相关活动。该报道刊登在11月7日的《天津日报》第7版第5条。全文如下:
深入藏区 扎根人民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专注的目光、娴熟的笔法、深邃的意境,描绘出茶马古道中栩栩如生的康巴汉子”——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协理事、天津美协副主席于小冬正在创作的油画作品《茶马古道》,用宏大的构思,浓郁的色彩,呈现出茶马古道当年恢宏的历史面貌。这件作品已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该工程经中宣部批准,由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主办,中国美协承办。于小冬的作品草图从全国上千件作品草图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目前,于小冬教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品《茶马古道》的创作,作品完成后,将在国家博物馆长期陈列。
为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天津美院于日前召开了两场专题座谈会。知名画家、中青年教师代表在会上畅所欲言,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搞好艺术创作,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探索艺术、创作经典的道路上体现中国精神,体现对中国梦的追求。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要以身作则,肩负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继承美院“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校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
于小冬在座谈会上说:“深入生活就是与藏区的老百姓们直接接触,一起生活,交朋友,同吃同住,我自己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都是与深入生活分不开的。我创作《渡》的时候,如果不是在渡口住了半个月,每天渡船,可能草图是出不来的,同时通过画这张画,对我的心灵也有净化。西藏题材能代表普遍的人性。这些人的故事也是人类的故事,深入了人们的生命,拓展了自己的生命。”
于小冬油画《茶马古道》中的场景与人物形象都来源于茶马古道沿途的地理地貌和人文风俗。为了创作需要,于小冬下了很大力气去搜集各种资料。他阅读大量史实材料,为了深入地挖掘这一主题的内涵,他不断搜集茶马古道从唐代至今的历史文献,阅读与茶马古道的马帮文化和茶叶文化相关的历史、宗教有关典籍,并通过设计人物动态、空间、光源、色调,借助速写、图片及泥塑完成色彩稿,形象地表现了马帮人物的刚毅、勇敢和智慧。几十年来,于小冬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大学时期,他被陈丹青的《西藏组图》感染,毅然决定进藏工作,援藏工作十几年后回到天津,他依然坚持深入藏区,在西藏的那些年,于小冬有很多深入生活的故事,他认为这些都是对他的滋养,对一个人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对生活的认识,都是最重要的。
从画几十年,于小冬在深入人民、深入生活理念指导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铜牌奖、优秀作品奖,四次获天津美展一等奖。他用赤诚的心坚守着艺术精神家园,肩负着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创作出体现中华民族深厚人文底蕴的美术作品,为当代中国书画艺术默默地耕耘。
来源:天津日报